|
别再小瞧芦根!提取物的强大抗氧化能力超乎想象-柳荫生物传统的认知里,芦根或许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常被用于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等。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芦根提取物所展现出的强大抗氧化能力,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它的认知,其功效之强大超乎想象。 芦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成分探秘芦根提取物中蕴含着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这是其强大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氧化成分之一。芦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多样,包括黄酮醇、黄酮、黄烷酮等 。这些黄酮类物质具有多个酚羟基,能够通过提供氢原子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例如,槲皮素作为芦根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黄酮醇,它可以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阻断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减少氧化损伤 [1]。 此外,芦根多糖也在抗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芦根多糖是由多种单糖通过特定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研究发现,芦根多糖不仅可以直接清除自由基,还能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它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这些酶能够协同作用,将体内的活性氧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水和氧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2]。 芦根提取物在抗氧化方面的卓越表现高效清除自由基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₂⁻・)、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₂O₂)等。正常情况下,人体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够维持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但在一些病理状态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自由基会大量产生,超出人体的清除能力,从而导致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和组织。芦根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高效地清除这些自由基。实验研究表明,将芦根提取物加入到含有自由基的体系中,自由基的含量会迅速下降,这表明芦根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捕捉自由基,减少其对生物分子的攻击 [3]。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氧化损伤是导致细胞衰老、凋亡以及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芦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在细胞实验中,当细胞受到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刺激时,会出现细胞形态改变、活力下降等损伤现象。然而,预先给予芦根提取物处理后,细胞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细胞的活力得到显著恢复。这是因为芦根提取物能够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 预防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芦根提取物强大的抗氧化能力使其在预防这些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芦根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等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芦根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此外,在癌症预防方面,芦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抑制自由基诱导的 DNA 损伤和基因突变,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5]。 芦根提取物的强大抗氧化能力为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它不仅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帮助人们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还可以在医药领域用于开发新型的抗氧化药物,治疗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在化妆品领域,芦根提取物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抗氧化、抗皱、美白等功效的护肤品,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 参考文献[1] 王艳,李欣,等。超声辅助提取芦根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食品工业科技,2018, 39 (15): 173 - 178. [2] Liu X, Zhang Y, et al. Anti - 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polysaccharides in lipopolysaccharide - induced RAW264.7 macrophages and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59: 1016 - 1024. [3] Wang Y, Li X,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from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their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hydrogen peroxide - 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PC12 cells.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9, 56: 277 - 286. [4] 赵谋明,崔春。功能性食品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34 - 236. [5]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 [M].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20 - 130. |